穿越眾這些天除了積極備戰(zhàn),以應對他們預測中的日軍全面進攻之外。做得最多的就是就是組織各種討論會,探討今后穿越眾展的方向和計劃。
一眾穿越小說看多了的熱血吃瓜群眾,紛紛踴躍言。各種種田流觀點的聲音一時技壓全場,仿佛他們多一百年的見識立即能在工農業(yè)領域吊打這個時代的白皮土著。
特別是身為福建人的小陳永清,穿越小說看得多了不提。他家里本身就是開小商品加工廠的,熱血少年信誓旦旦地保證,攢幾臺機器就能讓穿越眾生產的產品在質量和價格上碾壓白皮飄揚過海而來的產品。
結果,趙之一攤開地圖,畫了幾個圈,吃瓜群眾就偃旗息鼓了?,F在他們還處在戰(zhàn)區(qū),日本人從6上和海上都堵死遼東半島。雖然他們目前的兵力不足以攻陷三十里堡的綠漆區(qū)基地。但是穿越眾想要走出遼東半島,那他們完全可以把趙之一前面為了裝-逼說的那句話,悉數奉還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內。
在海上,全是日本海軍的艦炮射程范圍,真理在他們的手里。你說用飛機轟炸日軍的艦隊?你偷偷炸一艘兩艘倒是可以,你真得敢明目張膽的轟炸,先別說你庫存的航彈夠不夠炸完日軍的軍艦,這種大規(guī)模的轟炸一定會讓鬼子提完家里的兵和你拼命的。
一個島國,海軍的艦隊就是它的命根子,你動手拿人家的命根,人家還不得和你拼命。馮云翼估計這就是“導演組”在d+15傳送物資里給了他們那么多航彈的目的,讓穿越眾頭腦熱去組織大規(guī)模轟炸日軍艦隊,從而導致沖突的全面爆,提高那個戰(zhàn)地真人秀的可看性。
一個以戰(zhàn)地命名的秀,可不就為了看你們打得你死我活的嗎?
被死死的封鎖在遼東半島,就別提弄什么種田流了。原材料進不來,就算你利用本地的材料做成成品,你也運不出去。不打破這種封鎖,穿越眾永遠都只能玩單機游戲。
不打破封鎖,就沒有進行種田流的可能。不開展種田流就只能受制于“導演組”,根本沒有憑借自己力量打破封鎖的可能。這讓討論進入了“雞生蛋,蛋生雞。”的怪圈里。
趙之一最近空閑時,都真認真地翻看楊小東寫下的那些資料。他有點后悔當初自己在網上看的都是科幻類的小說了,那怕他認真的看過一把靠譜點的清末小說,都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動了。
既然憑穿越眾自己的能力打破封鎖,而“導演組”又樂于看到他們被困在遼東半島進行無休止的血戰(zhàn),那是能求助于外部的力量了。
日本海軍在大東溝海戰(zhàn)中擊潰了北洋水師后,已經成為是東亞海上霸主了。當然這也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情形而已。只要真正的海上霸主大英帝國一咳嗽,日本人就要提心吊膽地賠不是的。它還不是二戰(zhàn)時敢挑戰(zhàn)英美的日本,在沒獲得日俄戰(zhàn)爭勝利之前,日本人對西方的白人還是有種自內心的恐懼的。
也許,英國就是打破這種封鎖的關鍵?趙之一在資料上關于國際形勢的那一頁紙上畫了又畫。
這場日清戰(zhàn)爭事實上就是在英國為的列強的慫恿下才生的,列強們想要在清帝國獲得跟多的利益,又不想花費太多的資源自己動手,歐洲這個火藥桶,牽扯了他們太多的精力和資源。
所以日本這個已經完成了近代工業(yè)化的島國,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他們推上臺面的打手。讓這個野心勃勃的島國動手宰殺烹煮,他們就優(yōu)雅地坐享這場瓜分清帝國的大餐。
所以,即使是清軍真的能拖住日軍,弄成一副不敗不勝地局面,最后的結果也有是八國聯軍入侵華夏的提前而已。清廷腐朽的本質已經被列強看穿了,號稱最精銳的北洋水師和6軍在朝鮮被日本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大清的最后一塊遮丑布已經被揭開了,被瓜分的命運已經注定了。
但是,對列強來說,日本只是一枚棋子,它的利益從來都不是這場戰(zhàn)爭最根本的利益。日本的作用是用武力來使清帝國屈服,最后脅迫其出讓更多的利益。至于日本人能在大清身上獲得多少利益,在不和列強沖突的情況下,他們是不會去管的。
分析完這些,趙之一覺得利用列強們之間的矛盾來打破現在的僵局,是有很大操作的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