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曉和黎希在南京老家打小定的婚,幾歲的時候黎家老太爺病了,張老爺正是爭家主關鍵時刻,把親女兒送給黎家讓兩小的拜過堂沖喜,認真說起來她和黎希是正兒八經(jīng)的夫妻。
也許是張曉曉命好,沖喜之后,本來眼看著不行的黎老太爺身體漸漸好了,黎家感激張家給了不少好處,張老爺混的風生水起,甩兩個哥哥幾條街,家主之爭落幕。
張曉曉成為張家家主之女,地位上升了,再給人上門當童養(yǎng)媳就不合身份了,因此養(yǎng)在家中,這也是黎家愿意照顧她的原因。
哪怕后來張曉曉黑化,只要她不太過分,黎家都給她幾分面子。
女主回歸,攆張曉曉走,定親的是女主,給黎家老太爺沖喜的確是張曉曉,黎家如何不護著女配。
女主如何又不恨女配。
年輕小女傭是南京城帶出來的家生子對黎家很是忠心,婆子也是從南京城帶回來的,原本不想帶年紀大的,人老了腿腳不便,考慮到年輕的沒有年紀大的經(jīng)歷的事多閱歷豐富,挑選的婆子的時候都是選的三十多歲壯年婆子,既能干活,又有生活經(jīng)驗能照顧好主子。
王婆子很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生怕嫌棄她老,不讓她在主子身邊伺候,忙道:“我昨日去街面上打聽了,吃的餅干有菜場買的便宜量足,但味道很是一般;在專門的洋人開的西點鋪子里買,價格高一些,味道確是好的多?!?br/>
伺候主子的就這點好,只要把主子伺候好就行,其他丫頭婆子在打掃衛(wèi)生整理東西的時候,她們可以上街尋摸著給主子購買的東西,開出單子讓管家統(tǒng)一采買。
昨日丫頭伺候少奶奶睡覺的時候,婆子把外面的主子能用上的、吃的、喝的、穿的都踩點了一番。
王婆子見少奶奶神色有些好奇,張口就來,租界的繁華,租界外的貧民窟,江邊的碼頭,少奶奶睜大眼,王婆子就說的吐沫橫飛什么有意思說什么;少奶奶眨眨眼,王婆子就放緩語速描述細節(jié)。
走到一間咖啡店,張曉曉抬頭去看那招牌,這西洋的玩意也難不倒王婆子八卦通,見少奶奶感興趣立刻把自己打聽的都倒出來。
王婆子口齒清晰道,“這店是西洋的玩意兒,據(jù)說叫什么咖啡店,店里是賣喝的,洋人喜歡喝的玩意兒,就跟我們花國人喝的茶葉一回事,我們花國人喝茶葉配小點心,洋人喝苦咖啡配很甜很甜的西點,少奶奶想嘗嘗嗎?”
張曉曉微微側臉看了一眼身后,點了點頭。
她懷疑她身后一直跟著人,但是她沒有看清,她也不是很清楚,洋人開的咖啡店延續(xù)了西洋裝潢的風格,朝著外面墻面不是實心墻壁,裝著透明的玻璃,可以坐在咖啡店里朝著外面看。
婆子立刻推門,張曉曉緩步踏入咖啡店,迎面一陣熱氣撲面而來,身旁的年輕女傭立刻幫她解下身上的斗篷。
張曉曉在張家的衣服首飾都沒拿,黎希給她準備了很多衣服,出門的時候小女傭給她拿的是貂皮大衣,她沒穿,換了一件所有衣服里面最普通一些的老式綢緞斗篷。
起床有人幫她穿衣,臉也有人幫她洗,坐上一會兒梳頭也有人幫她梳,面脂、眉毛都有人幫她精心描畫,她在張家身份在嬌貴也只是家里的大小姐,在黎希身邊她是正兒八經(jīng)的少奶奶,分家之后的當家主母,這待遇,不客氣的說,就是褲頭改帽子——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