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安邦非常清楚,他也知道這個道理,不要一次把兩個人都得罪了,所以他只針對顧秋。
跟顧秋說話的時候,語氣很重,根本不留一點余地。
這么做有三個原因,一是顧秋級別低半級,二來,紀委又是市委領導下的部門。更重要的是,顧家的實力,不如寧家和左家,所以,他決定先收拾了這個最弱的,瓦解他們的同盟,以后再找機會慢慢收拾寧雪虹。
左安邦再怎么不理智,他還是深知官場戰(zhàn)術(shù)。
遭遇強敵,要集中優(yōu)勢兵力,攻其一點,而且是最薄弱的一點。如此一來,他就很快能突圍出去。
如果與兩人的聯(lián)盟正面交鋒,他無疑是自取其辱。
顧秋呢,在關(guān)鍵時候,故意示弱。
要讓左安邦覺得,自己并沒多少把握,并沒有什么具體的證據(jù)。這是驕兵之計。
所以,當左安邦咄咄*人,顧秋有意示弱之際,其他人都在心里琢磨,顧書記肯定是無法與左書記匹敵,看來這次他要吃大虧了,左書記肯定會趁勢收拾他。
因此,這些常委們,決定靜觀其變。
他們深深地知道,在這片林子里,只有三顆大樹。
他們這些人只是藤條,生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再肥的藤條,也必須有個依靠,否則它們永遠只能趴在地上站不起來。
但是一旦給它們一顆參天大樹,藤條也有揚眉吐氣的時候。他們甚至會爬滿整顆大樹,向天空吶喊。
藤條的選擇,必須是正確的。
選擇什么樣的樹,對它們很重要。
所以,樹的高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眼前的三棵大樹,顧秋無疑是最弱的一棵。該怎么決定,他們都有些猶豫。當然,除了已經(jīng)攀附上去的藤條之外,其他的還有搖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