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對嬴政極其不利的評價和議論,全部都落不到嬴政的耳朵里。
嬴政像是長了一雙神奇的耳朵,幫助他過濾一切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只吸收聽取那些褒美他的言辭。
炎炎夏日里,章臺宮中卻格外清涼。
嬴政要在臨走之前,把有關南征百越軍政大事全部解決干凈。為了安安心心在東巡,嬴政這幾天又不去后宮了,夜以繼日批改奏章,處理軍政大事。
趙高被趕了出去,不能跟在嬴政身邊侍奉奏章這些大師。更多時候負責嬴政的飲食起居。
這些年,他意外地乖巧,聰明伶俐。對嬴政百分百地順從。
說實話,有時候信都不得不感慨,“就是咸陽城里的狗,都沒他這么好使喚?!?br/>
信幾乎是在明面上執(zhí)掌了尚書臺的大權。
這都多虧了趙高,之前信不在的那幾年,章臺有才華的人都被趙高趕走了,只剩下他和自己的小跟班。
而信選擇返回章臺宮,證明自己的能力時,剛好撿了這樣一個漏。扶蘇解除了趙高一切‘武裝’,也算是‘廢了他一身武功’。
信回來,一面迎合了嬴政‘子果然不如父’的驕傲心態(tài),一面他本人的個性非常剛正忠心,完全符合當時嬴政的需求。
反正尚書臺的大權,就這么奠定在趙高手中。
有了信在,再加上信和優(yōu)旃交好,兩個人經(jīng)常輪番陪在嬴政身邊,趙高自然覺得異常憋屈。
尚書臺里,信正在檢查嬴政批閱過的奏章。
他看到了很多勸諫嬴政不要再東巡的奏疏。定睛一看,署名竟然是太學門生。
內臣沒有權力事先開封奏章的權力,但是事后是可以檢查的。
信本來秉持君子節(jié)操,對嬴政看過的奏章,從來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封好,然后分派給各個機構,讓他們去執(zhí)行。
但是在看到太學二字后,他的手忍不住顫抖了一下。太子是太學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