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會風景區(qū)的兩人,沿著僅能過一人的山村小路往寨子深處行進。這可苦了抗足浴盆的袁本初,之前的接骨治療消耗了不少無名氣團,雖然在車上休息了片刻,還是有些頭昏眼花。他期望于能盡快找個安全的地方,召喚出聚寶盆,吸收下新生的無名氣團,以此來緩解逼出無名氣團的副作用吧。
泥濘的山路,螢火蟲般的燈光,高仿蘋果手機的“手電筒”光芒,馬小綠矯健的步伐……
似乎讓袁本初回到了家鄉(xiāng),倍感親切,停下了步伐打算換一邊肩膀。
“袁哥,累的話,到我來吧!”馬小綠看到袁本初疲累的樣子,于心不忍地道,畢竟這個足浴盆她買的,而且這筆錢還是袁本初預先支付的工資呢。
袁本初搖了搖頭,抗到另外一側(cè)的肩膀,另一只手推搡著馬小綠,笑了笑道:“好好帶你的路吧,別把我?guī)нM什么深山老林去了?!?br/>
馬小綠聽他這么說,知道袁本初還有余力,放下心來,回眸一笑,說道:“不會引到深山老林,不過嘛,荒郊野嶺倒是可以考慮……”
“不會這么直接吧?硬推?”袁本初差點脫口而出,想了想,純潔的馬小綠可能只是開玩笑,沒什么壞心思。
一路上歡歌笑語,很快來到了一座吊腳樓,木質(zhì)結構的房屋,下面養(yǎng)殖家畜,上方則是住人的,這個寨子應該有百來戶人家,正值生火煮飯之際,炊煙升起,炒鍋翻騰。
袁本初跟馬小綠上了木梯,一名淳樸的中年男子,大約1米6左右,顴骨凸出,雙唇較厚,穿了一件由侗家人制作的侗布的衣衫,拿著槍桿吸旱煙,很是享受,看到了馬小綠、袁本初,侗族人好客的性格顯露無疑。
與馬小綠一番“侗話”交談,基本上袁本初一句話都聽不懂,好像類似英語?十分具有韻律感,難怪侗族人雖然沒有文字,卻能以侗歌的形勢口口流傳著他們的文化。
“進來坐,小綠都和我說了,多虧袁老板你費心,我女兒就是太任性了,受不了苦。”馬父一口流利的桂柳話,抱怨自己的孩子吃不了苦,才半天就跳槽了。
袁本初放下足浴盆,客氣地道:“哪里,哪里,小綠很勤快的,只是……”還是別在她家人面前數(shù)落馬桂香的過錯吧,畢竟他只是個外人。
連忙改口道:“只是馬小綠太老實本分了,城市里的社會人際關系過于復雜,她應付不來也是正常的,你看,這是小綠為你們倆老買的足浴盆,每天晚上睡覺前可以泡一泡,帶自動按摩的哦?!?br/>
“嗯,勞您費心了。”馬父說罷,招呼袁本初坐下,叫馬小綠端了一碗油茶給他喝。
看著咖啡色的液體冒著霧氣,里面漂了些白、紅的陰米,第一次看到這種東西的袁本初不由得聞了聞,沒什么特殊的氣味。
馬小綠見了,輕笑道:“袁哥,這是侗家油茶,喝了解乏的,這是我們的習俗,每個客人進門都要喝一碗?!?br/>
抱著好奇的心理,袁本初嘗試性喝了一口,苦澀且回味無窮,咀嚼著陰米,嘴里發(fā)出“嘎嘣”的聲響,混合了米香。
似茶非茶,因為里面加了些鹽巴,味道更豐富了,喝了一碗,胃口大開,旅途的疲累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