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該目標計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仍將快速增長,其中太陽能年均增長300萬千瓦,發展勢頭不減。
由于受國際形勢影響,我國太陽能產業目前形勢并不樂觀,但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今年下半年出臺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來看,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太陽能發電,“因此不是"悲觀"和"樂觀"的問題,而是政策支持力度表現得特別明顯,市場肯定會大發展。”
但是,該規劃中風電年均增量卻低于2010年的18.9吉瓦。
孟憲淦表示,這是由于我國目前的風電裝機已經達到較大規模,考慮到電網的消納、輸送、財政支撐能力,必須有序發展。
我國目前的風電裝機已經大大超過2008年發布的“十一五”規劃目標,電網沒有做好消納準備也成為“棄風”現象的原因之一。
近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評價稱,風電等新能源發展太快,“有些心驚肉跳”,“十二五”期間將加強風電行業管理,狠抓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提高風電技術和質量要求,保證風電開發有序進行。
孟憲淦表示,“棄電”、“棄風”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制度不完善。為避免這種雜亂無章的發展局面,未來應一方面規范市場,一方面完善政策,同時要求相關的電網企業積極參與。
中國社科院能源經濟中心主任史丹則認為,雖然發展過快導致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積累了一些問題,但2012年的發展勢頭還會繼續保持,未來將進入一個追求質量和效果的發展階段。
據此估計,我國今年還會密集出臺一系列行業標準和規范。